上回书说到,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开国不久,长沙景王刘道邻就随宋武帝而去。
东晋末年,刘道邻的嫡长子刘义欣就官至中领军;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武帝开国,刘义欣转任征虏将军、青州刺史。武帝随即调整行政区,青州并入兖州,刘义欣转任魏郡太守,将军如故,戍守石头城。
刘道邻死后,刘义欣先服丧两年,再于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元年(424年)复出袭封,进号后将军,加散骑常侍;正好跳过了少帝刘义符被废杀的风波。母妃高平檀氏,进为太妃。
文帝后来让弟弟江夏王刘义恭的长子刘朗出为少帝的嗣子,封南丰王。
元嘉三年(426年),刘义欣迁任南兖州刺史,将军如故;元嘉七年(431年),改任使持节、监豫、雍、司、并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故,出镇寿阳;手下的府长史庾炳之后来成为毁誉参半的要员。
和专务聚敛、搬空府库的父亲截然相反,本来人民离散、城郭颓败的豫州愣是被刘义欣经营得像模像样;他缉捕盗匪,使得路不拾遗,府库充实;又遣咨议参军殷肃兴修水利,打通被树木堵塞的水道,引入水源,解决了当地的旱情,拯救了芍陂万余顷良田。刘义欣还上表大谈淮西、江北的情况,提出应该选择合适的人才取代那些不懂治理的武夫治理地方。
元嘉十年(433年),进号镇军将军,进为都督;次年(434年),入朝觐见,文帝厚加恩礼。武帝得子晚,刘义欣大文帝三岁,是堂兄。
元嘉十六年(439年),刘义欣才三十六岁就卒于任上,追赠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刺史、王如故,谥成。
刘义欣有记载的儿子有十人。长子刘瑾服丧后袭封长沙王,官至太子屯骑校尉。
然而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所弑,身为太子属官的刘瑾大概因为不愿和太子合作而给文帝陪了葬,其三弟秘书郎刘楷也被杀。
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刘骏推翻刘劭,登基为孝武帝后,追赠刘瑾散骑常侍,谥悼;刘楷追赠通直郎。刘瑾长子刘粲早夭,次子刘纂袭封长沙王,后来官至步兵校尉。
刘义欣次子刘祗原为太子步兵校尉,倒是逃过一劫。因为刘朗也被刘劭所杀,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以刘祗子刘歆出继,刘祗自己没得封王,却做了王的父亲
大明年间,刘祗官至中书郎。因为刘义恭领中书监,刘祗觉得不符合避嫌的规定,上表请求解职。孝武帝下诏:“昔二王两谢,俱至崇礼,自今三台五省,悉同此例。”
刘祗的四叔新渝县侯刘义宗的儿子刘遐与嫡母殷氏的养女不清不楚,后来殷氏去世时舌头出血,众人怀疑是被毒害,孝武帝派刘祗劝说刘遐兄刘秉作证,刘秉说,这事哪怕我是个路人,我都做不出,宁可全家伏法。
前废帝刘子业被杀后,其叔湘东王刘彧被立为明帝。泰始二年(466年),以青州刺史刘祗为南兖州刺史、都官尚书
但是当时南朝宋几乎全境都支持就地称帝的前废帝之弟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刘祗因为也想加入,被明帝所杀。刘歆因此被废黜南丰王爵位,重回本宗,后事不详。
在镇压刘子勋的过程中,明帝也杀了刘祗的四弟晋安太守刘瞻和六弟武昌太守刘弼
刘义欣第五子步兵校尉宣城太守刘韫和三位兄弟不一样,在各地长官纷纷支持刘子勋的情况下,在对方大军逼近治所时,没有原地加入,而是逃回朝中。明帝因此觉得这是好人,以为黄门郎、太子中庶子、侍中。此前他还曾报告宣城有白鹿,是为祥瑞。
泰始三年(467年),刘韫加湘州刺史,改由其次子刘铣出继为南丰王;次年(468年)为南兖州刺史,吴兴太守、侍中,领左军将军,又改领骁骑将军,泰始六年(470年)任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蔡那为司马、宁蛮校尉,萧赜为长史、襄阳太守。本来长史是陆澄,加绥远将军、襄阳太守,但陆澄没去。
后又以刘韫为冠军将军,李安民为其司马、宁朔将军、京兆太守;以刘韫为辅国将军,到捴为参军,但到捴称病没去。
刘韫并没有出色的才干,仅仅因为有榜样作用得到明帝的硬捧才得宠。在湘、雍二州任上,他让善画者把他出行的卤簿羽仪画成图,自己把玩以为乐,一次还给征西将军蔡兴宗看,蔡兴宗还装傻指着图上的人问曰:“舆上是谁?”刘韫答:“就是我啊。”
在湘州任上,刘韫还又报了一次白鹿祥瑞。
泰豫元年(472年),刘韫获罪免官,后又领右卫将军,再改领左卫将军、散骑常侍、中领军。
明帝死后,后废帝刘昱年间,刘韫的堂兄刘秉与袁粲、褚渊萧道成按日轮换入值决断朝事,当时号为“四贵”。
萧道成杀了刘昱,立刘昱的弟弟安成王刘准为顺帝。事后,刘韫在路上遇到刘秉,问:“大事归兄长你做主了吗?”刘秉答:“让给中领军了。”指萧道成。原来四贵开会时,刘秉说尚书事务归自己,军旅事务归萧道成。其中也许有被胁迫的成分,但一向无能的刘韫这次却料到大事不好,说:“哥你肉里还有血吗?今年我们就灭族了!”
果然还是被认为有才干宗室的刘秉天真了,自以为尚书省才是根本,只要抓在手里就万事大吉,等军国大事和军界要职都落入萧道成一伙之手,褚渊也依附了,才意识到自己和袁粲无能为力。
刘韫的老部下里,蔡那已死,李安民已是萧道成的心腹,萧赜更是萧道成的嫡长子。
最后无计可施之下,袁粲、刘秉只能寄希望于同样未必好到哪里去的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于外,自己起兵于内。刘韫在顺帝初年改任中领军,在门下省值班;袁粲计划矫太后诏,由刘韫和直阁将军卜伯兴率宿卫军队发难。
但是袁粲认为褚渊不至于支持萧道成篡位,把这事告诉了褚渊,遂被出卖。萧道成早就安排了王敬则和卜伯兴同为直阁将军一起带禁军,这时候就密令王敬则如此。
卜伯兴的父亲卜天与、兄长卜伯宗分别因为反对刘劭和刘子勋而死,大概有一种家传的家风。卜伯兴早就布置好了兵力,防着王敬则往外跑。
然而王敬则是个狠人,竟然锯开了墙,直奔中书省。
刘韫正点着蜡烛自照,不知道王敬则怎么来的,只能装糊涂地起来迎接:“哥你大半夜咋来了呢?”
王敬则是个粗人,开门见山:“小子那敢作贼!”
刘韫抱住王敬则,被王敬则一拳打在脸上倒地,于是被杀,王敬则又杀卜伯兴。
刘铣也逃不掉。
刘韫的七弟刘鉴,官至员外散骑侍郎,早亡;八弟刘勰,官至侍中,吴兴太守,死于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九弟刘颢,官至侍中、左卫将军,冠军将军、吴兴太守,未拜就在元徽四年(476年)卒,追赠右将军。
刘义欣的幼子刘述才能庸劣。一次刘秉夫妇因为儿子刘俣病重而哭,刘述去探望,因为“礼云:有疾饮酒食肉”就命左右取酒肉让刘俣吃;还有一次远亲有丧事,他想对别人说父子俱忧,却说成了谐音的父子聚麀,也就是父子和同个女人有关系,平地造黄谣。
刘述官至东阳太守,黄门郎,因为和刘秉一同起事,败走白山,被擒杀。
说到这里,细心的看官是不是注意到刘义欣这一支还有一人没有交代结局?那就是大房继承人长沙王刘纂。其子刘延之泰始五年(469年)出继孝武帝子始平孝敬王刘子鸾,一门两王。
《宋书》本传记载,昇明三年(479年),刘纂、刘延之薨,因为赶上萧道成代宋建齐,封国也就取消了。
然而那几年,刘宋的宗室王侯批量地“薨”;大约《南史·宋顺帝纪》记载的“宋之王侯无少长皆幽死矣”,才是血淋淋的真相。
所以刘义欣这一支,算是与国同休了。
九鼎配资-配资炒股平台有哪些-炒股配资官网查询-正规的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